close

這是一個陰沉沉的日子。

我說的陰沉沉,指的是天氣,而不是我的心情。
因為,今天的心情,對我來說,是一個迴盪輕鬆旋律的慵懶節拍。
我和黃大嬸終於決定選在這一天,一同到那個我好久沒去的地方走走。

那裡是"國立傳統藝術中心"。

以前去傳藝,都是和家人同行,但是,自從傳藝開始收費後,我就再也沒去過那裡。
因為高中同學黃大嬸沒有去過傳藝,一直想去開開眼界。
所以,順便當作暑假結束前最後一次的聚會,我和黃大嬸決定相約到傳藝走走。

只是這幾天,天氣一直很不好,遲遲沒有成行。
終於,在暑假結束前最後這個禮拜,我們敲定了行程。

就約在這個陰天,偶見陽光,溫度正好適合出遊的涼爽日子。

我雖然去過幾次傳藝,但是傳藝距離我家有一段距離,而我也不是很清楚路該怎麼走。
你知道的!一條路沒有親自走過,永遠都記不起來。

以前和家人到傳藝,記路的也絕對不是我。
所以,我和黃大嬸這次出遊,是標準的"新手上路"。

早上十點,兩個路癡,一台摩托車,以及腦海裡模糊的地理位置印象。
我和黃大嬸,上路了!

模仿一下阿KEN跟納豆主持摩托車週記的口號:
"傳藝,我們來了!"

然而,讓我和黃大嬸意想不到的是,我們尋找傳藝的過程異常的順利。
從運動公園右轉上蘭陽大橋,下橋後看到"五結"指標左轉,再看到喜互惠右轉。
這時候,一路上就會不斷出現"國立傳統藝術中心"的指標,供我們參考。

直行鄉村小路頗久,吹著涼風,看著白鷺絲在我們面前飛過。
眼前出現第二座橋,右轉。
右轉再右轉,,國立傳統藝術中心,就活生生的出現在我們面前。

嘿!原來找路不是難事。

停好了車,眼前的傳藝對我來說有些陌生。
以前還沒有收門票之時,傳藝裡面的規劃還有待加強。
而現在,這裡已經儼然成為一個井然有序的觀光之處。

我們二話不說,踏進了傳藝的大門。

到售票亭的路足足有兩公尺,好不容易買好了票,隨手拿了一份園區簡介。
我和黃大嬸抱著宛如觀光客般的好奇心情,以及像是第一次來到這裡的"鄉巴佬"行徑。
傳藝之旅,正式展開。

首先,我們經過了賣紀念品的所在。
你一定覺得好奇,為什麼賣紀念品的地方會設置在入口?
一般來說,不都是應該在出口處販賣紀念品嗎?

我私自為這樣的現象下了一個解釋:

因為這三間連莊的紀念品店,都是販賣一些遊玩必備商品。
至於紀念價值的衣服,吊飾,正好包括了所有傳藝內的特色。

因此,一方面為了讓忘記攜帶某些東西出來遊玩的遊客方便購買,一方面為遊客作一個傳藝總覽。
所以,這邊紀念品的設置,似乎也不是不無道理。

在這三家店中,有一台會出現跑馬燈的機器。
機器上有許多詩詞作家的名字,像是陸游,李白,詩經,漢樂府,杜秋娘,辛棄疾等人。

然而跑馬燈不時會跑出一些詩句,讓你選擇它的作者,再告訴你正解。
所以,中文系的人來到這邊,理所當然要嘗試一下。

但是,我徹底被打敗了。
因為,它所提供的詩句,沒有一個詩人我認識。
就算正解出來了,我還是不知道這是何許人也。

再加上這台機器更新詩句的速率太緩慢,為了不耽誤行程,我們很快的就離開這台不人性化的機器。

除了這台機器外,我看到了有關牛郎織女的傳說。
原來,七夕當天多半會下雨,是因為牛郎織女相見時,高興的流下眼淚的關係。
另外,我還看到了結婚幾年代表什麼樣的"婚"的排序表。
小小的紀念品店,也有許多增加知識的地方。

離開紀念品店,經過美食街,我黃大嬸各買了一杯金桔檸檬。
老闆娘竟然跟我們推銷金桔醬,如果購買的話,兩杯飲料就算我們免費。
但是,那金桔醬一定爆貴,我們這種窮苦學生承擔不起。
所以,笑著搖搖頭,我們很快的離開美食街。

美食街出來是文昌廟,我和黃大嬸理所當然進去拜了一拜。
我不是很迷信的人,但是,我很敬仰文昌君。

記得我和老弟考高中,大學,也都有去祭拜文昌君。
國中考高中的時候,我和老弟分別以相差一分,相差零點五分的紀錄,不用再重考第二次基測。

從那時候開始,我就相信"有拜有保佑"這句話。

傳藝裡面的文昌廟,據說是宜蘭文昌廟的中心。
而這間文昌廟的靈驗程度,也深受大家肯定。
廟裡有求籤處,也有人專門幫你解讀籤詩。
另外,廟的正中央還擺放了一個大鐘和一個大鼓,上面寫著"非禮勿動"。

抱著肅穆的心情,我們參觀了文昌廟。
然後,依就帶著肅穆的心情走出文昌廟。

對了!進文昌廟可是有技巧的,要從左方進入,右方出來,因為左方的門是龍門。
如此一來,才能夠得到更大的庇祐。

一切都是心靈的慰藉。

走出文昌廟,我們正好碰到園區內每天都有定時表演的化妝遊行。
今天表演的主題是"鯽仔魚要取某"!

遊行隊伍當中有瓢蟲,青蛙,螳螂,小魚,蝴蝶,鯽仔魚新娘,土虱嫂媒婆等角色。
整體來說,就是一個迎親隊伍。

背景音樂是那首大家都能朗朗上口的台語童謠,"西北雨"。

隨著音樂,還有俏皮的舞蹈,吸引了不少人來圍觀。
看著看著,心情頓時間覺得輕鬆起來。
我很喜歡蝴蝶的穿著,感覺像是仙女,羽化的輕柔美。
另外,扮演媒婆的那位人士也演的活靈活現,十分可愛逗趣。

最好笑的是,黃大嬸竟然誤以為媒婆是新郎。。。

我在裡面發現一個男生長的很像棒棒堂的熬犬。
那純粹是我個人的感覺。

看完了遊行,我和黃大嬸繼續沿著老街參觀。
我們看到了古早時候"阿媽的嫁妝",有梳妝台,床鋪等擺設。
而這些都是以前的有錢人才會有的嫁妝,大大的開了我的眼界。

另外,我們還看到了許多木刻,以及木頭材質的介紹。
這些雕刻的精細程度,真是讓人無法想像。
而在不同的時段,也有專人為你解說,並且當場秀給遊客們觀賞。
在看這些展示品的時候,我只能以不斷的驚嘆聲,回應這些嘔心瀝血的作品。

以前人利用齒輪做出來的大型活動人偶,黃大嬸也小試身手了一番。
只可惜轉錯方向了。
木屑堆積的大問號,掛在中間,像在訴說人間的許多疑問。

人生本來就是個大問號。

少林寺的木人巷,也有一批仿製品擺在園區內,供人挑戰。
木人巷,顧名思義,就是左右兩側放置木人數尊,而人必須利用武學技巧,從中穿越而過。
每個木人身上,都用紅點點出它的主要攻擊位置。

當我們要穿過木人陣,首先,必須點及那些紅點。
當你點擊紅點之處,木人的身體會被你推動。

但是,當你放開手之時,被你推動的部位會馬上反擊,你必須趁它反擊回來的這段時間,通過木人。
依此類推,若能順利通過所有木人,就算是挑戰成功了。

少林寺就是用這套木人陣,在訓練弟子。
而我和黃大嬸也小小嘗試了一下。
聽起來很簡單,但要十分流暢的通過所有木人,是很困難的事。
不過,這也讓我們見識到了武學的奧妙之處。

看完木人陣,我和黃大嬸開始穿越老街。
老街上有許多館可供參觀,包括有布袋戲館,手工藝品館,琉璃館,捏麵人館,童玩館,古早味館等。

另外,還有百花館,書法館,陶笛館,中國飾品館,原住民館,茶館,琳瑯滿目。

布袋戲館主要是介紹霹靂布袋戲,想當然爾,裡面有非常多大型布袋戲偶,還有懸吊在半空中的。
童玩館裡面賣有許多像是陀螺,扯鈴等古早童玩,另外還有賣紙神公仔,有現成的,也有可以自製的。

我買了財神以及文昌君的自製紙板,打算帶回家給老弟,請他幫忙做。
沒辦法!這種手工藝品,還是交給老弟比較實在。

古早味館裡面賣的是一些古早的小吃,例如龍鬚糖,麥芽糖,畫糖,糖葫蘆,賣芽餅等等的食物。
琉璃館則是賣一些水晶,琉璃製品,舉凡十二生肖,卡通人物,歷史人物,水果等等,應有盡有。

當然,還有一些水晶手環,項鍊,戒指的飾品,閃閃發亮,透出神秘的晶瑩。

茶館裡面有許多茶器,茶葉,我們甚至看到了明清時候的茶壺,還有篆體所寫的飲茶字畫。
百花館不同於茶館的清淡茶香,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花香。

另外,書法館中賣的是許多文房四寶,寫有書法的紙扇,半空還掛了一枝超大毛筆。
而店內,還有一幅蘭亭集序,行雲流水的文字,讓我看了好久。

每個館都有不同的特色,但是,最讓我流連忘返的,還是捏麵人館。
對捏麵人的印象,已經是好久好久以前,文化中心還有傳統藝術節慶園遊會的時候。
記得那時,買了一個殭屍的捏麵人,買回來沒多久,就已經乾裂變色。

但是,現在捏麵人的技術和以前比起來,簡直天差地別。
不但可以保存幾十年,而且手工更為精細,樣式的種類更不用多說。
走進捏麵人館,我一眼就看上觀世音菩薩Q版的捏麵人。
但是,它的價錢,實在讓人不敢恭維。

在店內看了許久,我一直很想買觀音的捏麵人。
加上老闆不斷的說:

"難得來一次,買個紀念品,這些捏麵人都和你們一樣,獨一無二,因為師父絕對不可能做出一模一樣的。"
因此,我著實動了心,而且那個觀音真的做的很可愛,讓我愛不釋手。

最後,我狠下心決定買下那個觀音捏麵人。

老闆問我要做成怎樣的飾品,我想了一下,決定做成吊飾。
我想,我應該會吊在室內保存,因為我捨不得帶它出去風吹雨淋。

買了怎麼樣的東西,那也是一種緣分吧!
那麼多個觀音,雖然樣是類似,但是每個都有些微的不同。
那個和你契合,哪個就和你有緣。
所以,我要好好珍惜這個帶有回憶和緣分的捏麵人。

逛完老街,我們到展示中心去看木雕展。
許多讓人嘖嘖稱奇的木雕,讓我看傻了眼。
桃園三結義,四大天王,鄉村情懷,三國鼎立,每一個人像都栩栩如生。

我和黃大嬸都很喜歡一個作品,名稱叫做"學子的壓力"。
那個作品是一個愁眉苦臉的人頭,它的頭是一本厚重課本的造型。
有點像是課本下面長出人臉的感覺,完全呼應了標題。
所以,我和黃大嬸都說,這個作品非常傳神。

另外,我們還看到了木刻的清明上河圖,作者花了兩年的時間完成這個鉅作。
還有一個很特別的是木刻的內褲,把蕾絲花紋刻的像真的一樣,令人驚歎。

除了這些,還有木刻的蜘蛛,螞蟻,螃蟹,雞,小鴨爭食圖,植物,動物,抽象圖。
我和老黃都喜歡木刻的"布料",譬如破毛巾,棉被,便當布,幾乎是以假亂真。

這個展覽,不但展示了許多作品,還介紹了許多雕刻的方法,增加了我不少見識。
看完木雕覽,已經將進下午兩點,我早已飢腸轆轆。
回到美食街,和黃大嬸解決完民生問題,我們便結束今天的行程。

此時,我們赫然發現我們所拿的園區導覽,竟然是日文版的。

這天的旅行很開心,也學到了很多東西。
不同的時間到相同的地方,感觸,所得都不一樣。
誰知道在哪裡,什麼時間,又會發生什麼樣的邂逅呢?

這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。

最後那個討人厭的紅色經歷,我想就不提了。
讓我們忘掉那個不完美的部分,留下好的。
這樣,以後回來看這篇網誌時,或許就不會再想起那張討人厭的嘴臉。

黃大嬸,你說是吧?

☆皖風快遞 - 國際化有時候似乎也不見得是件好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朴薇琪 的頭像
    朴薇琪

    ☆天使特約の寶藍皖風★

    朴薇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